文史专栏
首页>文史专栏

蹭见“谢家湾烽堠”

发布时间:2012-12-25 09:21

    浮桥老镇区的河(七浦)北东街(今老闸东街)东段,有个旧地名叫巷门口。民国前期虽然门已不存,但巷门的墙与柱尚在。上世纪20年代中期,巷门上方有“烽堠里”三个字,据说是一位区长让人写上去的。老百姓不懂“烽堠”是什么意思,任其日晒雨淋,过了几年墙上石灰脱落,后来连门墙也拆了。
    忆及此事,查查《辞海》等工具书。宋末,“烽堠”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设施,守军为瞭望远方敌情、用烽火报警而筑的高土台,其作用与长城上的烽火台相同。现在回想起来,民国时期在巷门内侧偏北约50米、街面房背后确有一个高土台。我就读的浮桥小学就在百米之外,故曾与同学来登过此土台。高不足100米(刚筑成时当不止此高度),占地约1000平方米,老百姓都叫它“谢家泥山”,也就是所谓“烽堠”了。浮桥镇距长江不过2公里,七浦塘穿镇而过,地理位置比较重要。在此筑个烽堠,再建个巷门,可以防倭寇、海盗的侵袭。
    既然如此,这种烽堠当不会仅此一座,否则用烽火报警就无法传递消息。再查《太仓县志》,在“军事设施”一节中果有记载:明洪武七年(1374年)时,沿江有烽堠27座。其中七浦塘、花浦口、谢家湾、杨林塘、大郝口5座烽堠,由茜泾巡检司派兵驻守。原来,民国时期浮桥镇上的“谢家泥山”,就是明初太仓沿江27座烽堠中的“谢家湾烽堠”。地名谢家湾,是因为七浦塘在附近有个大拐弯之故。
    1952年,人民政府在浮桥镇北建七浦节制闸,要在平地上另开一段七浦塘。谢家泥山刚好在开挖范围内,故今已不存在(其位置在今七浦闸东侧)。不知其它26座烽堠是否还有遗址可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