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
发布时间:2014-01-20 15:23
“十一五”期间和“十二五”开局几年,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,各种形式的“农家乐”以及乡村旅游区、乡村旅游带不断涌现,带动相关农民受益。目前情况显示,发展乡村旅游的直接和间接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。
一是明显改善了农村面貌,提升了农村文明水平。实施农村美化、净化、亮化、绿化“四化”工程,加强了修路、改水、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。
二是促进了“三农”问题的解决,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,大大增加了就业,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。
三是缩小了城乡差距,增强了城乡交流,改善了农村社区环境,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,加速了农村城镇化。
四是乡村旅游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、民间艺术、非物质遗产等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,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。
然而,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,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。比如:
1.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,单体规模小;
2.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,盲目建设现象严重,产品结构单一、形式趋同,有些则完全背离了乡土特色、农业性质或土地利用状况蜕变化趋势呈现,情景堪忧;
3.管理、协调与监督缺失,社区参与不够;
4.经营者投资能力有限、市场意识淡薄、营销力量不足;
5.管理人才匮乏,服务质量低下等等。
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影响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,因此我市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,否则,将面临产业的不可持续问题。为此建议:
一、尽快建立我市乡村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政策环境,促进市场调节机制的发育和完善。具体而言:
1.是要从产业政策、税收政策、金融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,乡村旅游的农业性质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述农业产业政策、农业税收政策、农业金融政策的优惠,引导扶持当地农民深度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;
2.要吸引发达企业、发达地区企业、甚至外资企业开办生态旅游实体;
3.对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,要减轻经营者的负担,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,营造法制化的有序的经营环境;
4.应当将乡村旅游纳入当地整体旅游规划和管理的范畴,加强分类指导。通过整体旅游规划的制订,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到科学化、规范化的框架下,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,能够大大提高投资的效率。
5.必须发挥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避免政府在其中大包大揽,要充分调动市场各主体的积极性,使乡村旅游在经营上更加灵活多样,在机制上更加充满活力,在服务上更加贴近市场需求。
二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,兼顾生态、人文、经济、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效益。
从事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:
1.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,按照均衡兼顾的原则,对开发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,努力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。
2.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,优先发展不占或少占耕地的休闲农业项目,要在节约、集约上下工夫,要充分利用我市现代农业园区、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等集中型农业园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,利用大型设施农业发展休闲旅游农业。努力走出一条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,又节约资源的发展道路。
3.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,坚持以农为本、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,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,拓宽社会参与、支持的途径和方式,培育或者引进新型农民群体,引导人才、资金、土地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,实现乡村旅游上水平、上层次、上规模和可持续发展。
三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,循序渐进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。在具体实践中:
1.坚持特色化的发展道路,要在生态和人文的结合上下工夫,把自然资源与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整合起来,走出一条一园一品、一区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,太仓市的地方特产、地方文化、民间故事都可以作为单独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各个园区景点。
2.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。农业旅游概念应该先农后游,以“农、林、牧、渔、种、养”带动“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,先完善农业项目而后植入旅游休闲项目,各元素均衡发展、相互匹配才能使消费者产生满意的体验。
3.大型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,要加强社区参与,可以考虑设立农业社区、成立合作社,加强管理、协调与监督。
四、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。
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是典型的服务业,对从业者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农业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必将促进我市农民的综合素质发生一次质的飞跃。可以考虑:
1.吸引乡村旅游的规划、管理、经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;
2.选择农业、旅游、管理等培训机构,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,加大对普通从业人员培训投入力度,扩大培训规模;
3.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,做好远程培训,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。
五、着力推进乡村农业休闲旅游转型升级。
1.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。
国内目前以民俗村、采摘园、观光农园、渔家乐、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,仅仅满足了消费者最基本的感官需求,未来可以吸收和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,向休闲、参与、康体、娱乐等更高层的体验消费转型,有氧运动基地、瑜伽馆、SPA会所的引进都属于这一类型。
2.申报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行区,开始合理的规划和部署的工作。
六、着力推进农业休闲旅游的创新。
1.投资开发模式可以做创新性尝试
目前传统的农业休闲旅游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,消费也主要是政府购买,缺乏市场机制活力,一旦政府扶持期结束,农业休闲旅游园区就面临全面亏损。
我市可以考虑一方面设立地方性农业休闲旅游投资基金,从政府、企业和社会三方面进行融资。明确投资人可以购买农业休闲、农业度假、农业体验的时段;可以享受农业本身及相关附加产业的增值权益;甚至可以享有具体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相关产业资产的所有权(农业休闲项目产权)。
2.经营理念的创新
传统乡村旅游的农业休闲园区是靠旅游人士的购买、外带和将产出的农产品外运进行销售和推广,如果缺乏农产品物流渠道,农产品本身的流通是产生不了价值的。即便是加入相关农产品物流渠道,由于产品定价权不在自己,亏损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。
因此要考虑乡村旅游的农业休闲园区自身构建市场消费、聚集旺盛人气。首先,农业种植项目应该选择新、奇、特农业品种,偏重于观赏和展示;其次,从市中心人员聚居区到乡村旅游的农业休闲园区开通免费购物巴士,保证人流量的持续旺盛;再次,相关园区配套餐饮、住宿、娱乐等设施,深度挖掘园区资源。
3.产业结合方面的创新
比如:农业科研和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园区的结合,改善农也科研人员办公和生活环境,使高技术农业人员安心管理农业、长久服务农业。
科技工业园区(孵化器)、连锁超市(沃尔玛)、世博会等开发模式和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园区的结合。办主题活动、开农业博览会。
养老产业和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园区的结合。